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风政风
宣城:打好清廉建设“组合拳” 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廉动力”
“我们抽调18名业务骨干并组成监督执纪协作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监督‘探头’作用,确保日常监督执纪工作能够做实做细取得实效?!苯?,宣城市国控集团纪委书记吴震雷在与来访的六安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纪委考察组一行座谈交流时介绍说。这也是该市纪检监察机构聚焦监督首责,大力推动“清廉国企”建设的一幕缩影。
今年5月初,市城建集团纪委对6名新入职员工开展岗前集体廉政谈话,勉励大家要加强作风建设,严守纪律规矩,做忠诚坚定、清正廉洁的优秀员工?!岸嗄昀?,我们坚持把纪律教育作为员工入职‘第一课’,教育引导新员工自觉扣好职业生涯‘第一??圩印??!笔谐墙胖饕涸鹑吮硎?。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把纪律教育寓于日常监督管理,促进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把党的纪律规矩刻印在心。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浸润熏陶作用,是该市推动“清廉国企”建设的有效途径。市纪委监委将市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纳入廉洁教育重要对象,每年向其发放并组织观看廉洁文化优秀影视作品和警示教育片;宁国市国控集团纪委结合所属公司经营特点,打造“一企一特色”,推出“粮库廉洁文化墙”“廉洁文化宣传进工地”“公交站台党风廉政宣传屏”等多种载体,构筑“清廉国企”廉洁教育矩阵。
为持续推动国有企业监督的规范化、常态化,近年来,市纪委监委聚焦国有企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注重打好“组合拳”,一方面健全完善内控制度,不断压实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另一方面从外部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汇聚内外监督合力,着力加强对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在全市构建“内外兼修”国有企业监督新格局。自深化市属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市纪委监委为3家市属国有企业按规定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并派驻监察专员、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同时,积极发挥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探头”作用,在推进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同向发力、协作互动。
“我们推动制定了《宣城市交通投资集团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工作办法(试行)》,规范交投集团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工作,能够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最大限度防止国有资产损失?!笔薪煌都偶臀榧侵J⒑=樯芩?。
为有效预防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违规插手、干预重点领域相关事宜,市城建集团结合实际制发《关于重点领域说情“打招呼”登记报告制度》,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打招呼”等现象,通过如实填写相关情况登记表,实行一案一事一人一报备,坚决抵制各种“说情风”。
针对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力量薄弱问题,旌德县纪委监委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对县属国有企业监督的实施办法(试行)》,探索推行“1+1+N”驻点监督模式,即由1名县纪委监委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干部、1名国有企业党支部专职纪检委员以及其他监督力量组成专班并驻点办公。
国有企业党委要切实担负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应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为此,郎溪县将精准监督和有效治理相互贯通,将县属国有企业纳入常规巡察对象名单,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着力发挥巡察利剑作用,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确保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统筹相关派驻(出)机构监督力量,对该县三家国有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县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制定《郎溪县县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暂行办法》,并开展专项整治,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必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实监督、营造风气,引导干部职工严守纪法底线,以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干事创业?!笔屑臀辔泄馗涸鹑吮硎?,接下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聚焦“清廉国企”建设这一目标任务,坚持“室组地”联动、“室企地”协同,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合力,强化对国有企业“关键少数”的监督,严厉查处国有企业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为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廉动力”。(宣城市纪委监委)
上一篇文章:宁国:聚焦民生“小切口” 严密监督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文章:宣城:紧盯节点不松劲 久久为功正作风